【“梦门诊”惹争议】

2013-08-06 15:59:55来源:周公解梦

浙江省第二中医院近日推出一个新的颇带神秘色彩的精神科门诊———“梦析门诊”,引起患者和媒体的兴趣,也招致专家们的争议。有人说,它是市场机制下的产物,迎合了部分特殊患者的心理,可谓用心良苦;也有人说,这是精神医学发展的倒退,它提醒我们,医政部门应尽快对心理医生进行规范,以确立它的科学地位和权威性。

据文汇报报道,浙江省第二中医院的这一“梦析门诊”推出已有三个月,据其院办的同志说,该门诊取名于弗洛伊德的“梦解析”,但超出了它的范围。它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只是名称上的不同而已,医院为了照顾到部分不敢、不愿就诊的心理疾病患者,采用了这一能被广泛接受的名称。

记者在“梦析门诊”看到,医生在进行梦析诊断时,首先请患者到一间半封闭、有柔和灯光的房间里,半躺在一张大躺椅上,然后由患者讲述梦境,通过医患之间的轻松交谈,进一步了解梦的内容及患者对梦的态度,最后由医生分析梦,并向患者提供调解方法。据该门诊张同延主任说,他对梦的分析,主要是依据荣格、弗洛姆的理论。他认为,梦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生理现象,梦的形成与人的生理功能变化、心理状态及情绪的变化、体内各种器官功能的变化都有联系。“梦析门诊”根据“精神动力学”的理论,强调根据人的心理发展、文化背景等,对梦进行分析,也是一种“特色治疗”。医生通过梦析,可以帮助病人发现隐匿性的病症,使一些疾病能够得以早期发现,也可以使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得到更多的信息和启示,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使之扬长避短。

浙江省第二中医院的这一做法引起了同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医生陈炜说,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它迎合了患者的心理,使其有勇气跨进医院的大门,对患者和医院来说都是件好事。在中国人的意识中,至今仍存在很大的误区,将心理疾病与精神病划等号,因心理焦虑、困惑而去作心理咨询的很少,直至患了很严重的神经衰弱、抑郁症才肯跨入医院的大门,而且多由父母等直系亲友代替前来,自己始终不肯出面,惟恐被人视为精神病。所以,换一种说法,对这些忌讳言病的患者来说,可以减轻不少心理障碍,更有利于康复。

一位坚决不肯透露姓名的精神科权威专家则对第二中医院的这一做法表示反对。他说,以梦去做精神分析缺乏科学根据,容易出偏。弗洛伊德的时代距今已有百年,精神医学的发展早已跨入新的境界,我们再从实证回到虚证,不符合现代科学的要求,容易把水搅浑。同时,以他临床多年的经验和了解的情况来看,医院的这一做法并不能迎合大众心理,病人也并没有媒体所宣扬的那么多,病人和医生对疾病首先都应该是严肃的,拿梦去做依据治病显然不能引起共鸣,在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等知识宣传这么多年后再去走偏门,可以说是一种倒退,毫无意义。

记者从浙江省卫生厅医政处了解到,在中国,心理医生的来源比较复杂。其主要来源一是医科大学的毕业生,经精神科临床后上岗;二是非医科大学的普通高校心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做心理咨询医生,他们没有处方权;还有就是党政工作者和工人、教师等经培训后充当,他们也没有处方权。而在国外,只有医科大学毕业且经临床课程考试合格者才被承认为心理医生。据悉,这一现象已引起医学界普遍关注,心理医生的从业标准也正在制订中。专家们说,相信随着心理医生队伍的专业化和人们对心理疾病的正确认识,患者不必再以梦为托词就诊,医院也不用煞费苦心去开所谓的“梦门诊”了。


梦与健康最新内容